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盟经开区”)草拟了2022年决算草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东盟经开区决算总体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多渠道盘活国有资产资源,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民生及产业振兴等重点支出,为推动东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07%,比上年增长7.35%。其中税收收入43787万元,下降6.19%,主要受留抵退税因素的影响;非税收入12880万元,增长110.7%,主要为东盟经开区加大盘活国有存量资产资源力度,其中盘活棚改安置房形成非税收入6377万元,以弥补大规模留抵退税及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的税收缺口。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7.3%。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61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6%,比上年增长311.88%,主要为在东盟弗迪电池项目扶持款28.68亿元推动下大幅增长,剔除该项因素后近两年支出的主要构成总体保持一致。
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6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下同)31931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236万元、调入资金1714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249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94万元,收入总计410346万元。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619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492万元、年终结余1629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25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39万元,支出总计410346万元,总收支平衡。
2022年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32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8.81%,下降18.65%,主要是持续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锐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转移支付收入16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4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3000万元,收入总计13721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734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83%,下降16.93%。加上调出资金16846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558万元、年终结余8462万元,支出总计137215万元,总收支平衡。
2022年东盟经开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36.84%,增长46.26%,主要为林业公司等企业利润效益较上年有所提高,同时2022年清算了一家企业,较上年增加清算收入46万元。加上转移支付收入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2万元,收入总计39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东盟经开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调出资金294万元、年终结余1万元,支出总计395万元,总收支平衡。
2022年东盟经开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期初余额2769万元,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4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6.94%,下降12.90%。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1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05%,增长4.18%。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3054万元。
二、2022东盟经开区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07%,增长7.35%。其中:税收收入43787万元,下降6.19%,主要为留抵退税因素影响;非税收入12880万元,增长110.7%。税收收入中,增值税212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5.19%;企业所得税87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1.14%;个人所得税13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86%;城市维护建设税55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房产税43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9.27%;印花税26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44%。
税收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收入212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5.19%,同比减收2062万元,下降8.86%,主要是2022年留抵退税规模扩大影响,全年本级承担6231万元,规模较上年扩大113.98%;企业所得税收入87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1.14%,同比减收2063万元,下降19.08%,主要是房地产低迷、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同时部分制造业企业原材料上涨、利润压缩导致企业所得税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13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86%,同比增收99万元,增长7.88%;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55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00%,同比增收563万元,增长11.26%;房产税收入43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27%,同比增收367万元,增长9.24%;印花税收入26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44%,同比增收250万元,增长10.59%。
非税收入完成情况:专项收入2401万元,同比减收211万元,下降8.0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491万元,同比减收207万元,下降12.19%;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694万元,同比增收6637万元,增长627.91%,主要为棚改安置房超面积款及差价款6377万元;罚没收入200万元,同比增收41万元,增长25.79%;政府住房基金收入919万元,同比增收332万元,增长56.56%,主要为公积金增值收益增加;其他收入175万元,同比增收175万元,主要为住房清退差价款2万元、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15万元、历年人防费上缴国库157万元。
2.转移性收入决算情况
转移性收入由上级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余、债务转贷收入构成:
(1)上级补助收入319317万元,其中:①返还性收入1777万元。②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6612万元,其中主要为体制补助收入25093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80万元,结算补助收入224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781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43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180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275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90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53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08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446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收入2599万元,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1243万元,③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0928万元。
(2)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94万元。
(3)调入资金1714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684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94万元。
(4)上年结余收入3236万元。
(5)债务转贷收入12492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61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6%,具体构成为: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06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67%,同比上年减支1019万元,下降6.76%,主要原因是2022年持续落实压减一般性支出,节省的资金优先安排用于落实“三保”支出。
(2)公共安全支出168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82%,同比上年减支1574万元,下降48.34%,减少的原因主要为2022年公安民警代垫人员经费约0.12亿元改为通过上解支出安排,不在公共安全支出科目体现。
(3)教育支出1631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84%,同比上年减支611万元,下降3.61%,主要为2021年上平路小学、华侨城幼儿园等学校新建因素造成支出基数较高,同时2021年收到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标工作奖励1003万元、用于新建上平路小学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央补助经费800万元等大额上级资金,2022年未收到此类上级资金,故支出有所下降。
(4)科学技术支出9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上年减支293万元,下降23.65%。减少原因为2021年拨付科技服务公司运行费用600万元,2022年无该项支出,剔除该项因素后科技支出同比增加307万元,同时因2022年新增东盟弗迪电池项目扶持资金286830万元,剔除该项因素影响后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1.04%。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0%,同比上年增支32万元,增长139.13%。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8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28%,同比上年减支356万元,下降4.72%。
(7)卫生健康支出447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07%,同比上年增支1103万元,增长32.73%,增长的原因主要为2022年加大各项疫情防控支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
(8)节能环保支出189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2%,同比上年增支18万元,增长0.96%。与年初预算数相比执行率较低,主要为受财力不足影响,2022年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补助资金结转至下年安排。
(9)城乡社区支出1168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上年减支319万元,下降2.66%。与年初预算数相比预算调整幅度较大主要是一方面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引进新能源电池项目新增本级扶持46830万元资金的需求,结合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文件精神,为从政府性基金腾出更多财力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以全部统筹用于新能源电池项目扶持资金,东盟经开区当年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6000万元调整至一般公共预算城乡社区支出列支,该项调整已在预算调整方案中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核批准。
(10)农林水支出232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67.48%,同比上年减支453万元,下降16.31%。主要为财力不足以及上级资金下达时间较晚影响,项目开展需按进度拨付,部分上级资金结转至下年安排。
(11)交通运输支出5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0%,同比上年减支14万元,下降19.18%,主要为2021年度拨付以前年度园区内小巴公交车运营补助较多。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0372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同比上年增支285317万元,增长1549.96%,主要由于为支持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东盟经开区加大对工业企业扶持力度,其中拨付新能源项目扶持资金共286830万元。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3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9.09%,同比上年减支36万元,下降7.68%。
(14)金融支出129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69.08%,同比上年减支1011万元,下降43.82%。主要为受财力不足影响,2022年部分桂惠贷资金结转至下年安排。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0%,同比上年减支181万元,下降22.78%。
(16)住房保障支出985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96.97%,同比上年增支4092万元,增长98.95%。增长原因主要为中央财政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补助资金大幅增加,2022年安排教育园区教师公寓、工业园区厂房宿舍楼等项目合计8132万元。
(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7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上年增支67万元,增长16.42%。
(18)债务付息支出107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0%,同比上年增支192万元,增长21.69%。
(19)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0%,同比上年增支11万元,增长366.67%。
4.预备费执行情况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预备费700万元,年度动用预备费500万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东盟经开区针对2022年防疫新形势在健康监测、人员管理、物资保障、医疗救治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动支预备费500万元用于核酸检测、防疫物资、救护设备采购等方面。未动支预备费200万元已全部调入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5.“三公两费”经费执行情况
2022年安排的“三公两费”经费预算253万元,实际支出162万元,同比减少14万元,下降7.95%。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购置费年度预算74万元,实际支出数49万元,同比减少4万元;公务接待费年度预算42万元,实际支出数21万元,与上年执行数持平;因公出国(境)经费年度预算0万元,实际支出数0万元,与上年执行数持平;培训费年度预算130万元,实际支出数90万元,同比减少10万元;会议费年度预算7万元,实际支出数2万元,与上年执行数持平。
6.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1年底,东盟经开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存量为1494万元,经通过2022年预算草案报经人大批准动用,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94万元,已全部统筹用于当年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2022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439万元,具体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599万元,未动支预备费2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结余超过当年收入的30%部分及污水处理费超收收入合计34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超收收入256万元以及本级结余38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至2023年使用。
(二)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37215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32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8.81%,同比减收16781万元,下降18.6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744万元,同比减收17554万元,下降20.82%);债务转贷收入63000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6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42万元。
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28753万元(不含年终结余),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7349万元,同比减支21885万元,下降16.93%,(其中主要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0140万元,同比减支37056万元,下降48.0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514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1592万元;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59000万元,同比增支14000万元,增长31.11%);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558万元;调出资金1684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462万元。
(三)东盟经开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395万元,其中: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32万元,同比增收105万元,增长46.26%;上年结余6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394万元,其中: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万元,同比减支60万元,下降37.50%;调出资金至一般公共预算29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万元。
(四)东盟经开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40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90%;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合计2119万元,同比增支85万元,增长4.18%。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285万元,年终滚动结余3054万元。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1.政府债务规模
2022年东盟经开区政府债务限额合计211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45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87000万元。
2.政府债务结构
2022年东盟经开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10404.4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3955.4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86449万元。东盟经开区政府债务余额均控制在限额以内。
(1)政府一般债券构成情况。2022年东盟经开区政府一般债券余额23955.48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92.48万元、置换一般债券463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3300万元。
(2)政府专项债券情况。2022年东盟经开区政府专项债券余额186449万元,其中:其他自平衡专项债券134000万元、普通新增专项债券100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32349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0100万元。
3.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
(1)新增政府债务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获得新增政府债券资金59192.48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92.48万元、专项债券资金590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资金分别用于村容村貌整体提升项目100万元、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造提升项目69.48万元、农村公办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项目2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92.48万元已于2022年8月底全部支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分别用于调味品产业园及园区基础设施项目43000万元、新型材料产业园及园区基础设施项目16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59000万元已于2022年10月底全部支出。
(2)再融资债券使用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共获得再融资一般债券12300万元,全部用于偿还2022年到期的政府一般债券本金。
2022年东盟经开区获得再融资专项债券4000万元,全部用于偿还2022年到期的政府专项债券本金。
4.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共偿还债务本息23985.47万元,其中偿还本金共计17058万元,主要为偿还一般债券本金12500万元、偿还专项债券本金4558万元;偿还利息共计6927.47万元,主要为偿还一般债券利息1076.65万元、偿还专项债券利息5850.82万元。
5.政府债务率
2022年东盟经开区综合财力180739万元,2022年末法定债务余额210404.48万元,2022年末法定债务率116.41%,在可控范围内。
6.未来政府债务到期情况
2023-2027年政府债券到期情况。2023-2027年政府债券到期本息共计84410.49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49212万元、到期债券利息35198.49万元。2023年到期债券本息共计36424.42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28540万元、到期债券利息7884.42万元;2024年到期债券本息共计21504.46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14209万元、到期债券利息7, 295.46万元;2025年到期债券本息共计6672.87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0万元、到期债券利息6672.87万元;2026年到期债券本息共计6672.87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0万元、到期债券利息6672.87万元;2027年到期债券本息共计13135.87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6463万元、到期债券利息6672.87万元。
7.下一年度债务还本情况分析
2023年东盟经开区到期债券本息共计36424.42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28540万元,到期债券利息7884.42万元。主要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上级转贷再融资债券资金偿还。具体偿还资金来源如下:一般公共预算偿还到期本金100万元、利息744.11万元; 政府性基金偿还到期本金11940万元、利息7140.32万元;通过自治区发行再融资一般债券偿还到期本金300万元、通过自治区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偿还到期本金16200万元。
剔除通过自治区发行再融资债券资金偿还2023年到期债券本金总计16500万元,剩余通过预算资金偿还2023年到期债务资金为19924.42万元,已大幅度减缓开发区偿债压力,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8.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实施绩效情况
东盟经开区定期对政府债券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依托信息化系统,加强后续跟踪问效,提高专项债券项目质量。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批次债券转贷额度挂钩,不断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防范专项债券风险。
下一步东盟经开区将继续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前做好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计划,及时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确保政府债务本息按期偿还。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实行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把债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六)结余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2021年,东盟经开区上年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结转结余4078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上年年终3236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842万元,结转至以后年度安排。2022年年终结余结转下年247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1629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结余主要为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2646万元,农林水支出1120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8462万元。结余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为: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土地出让市场低迷、上级调度收紧,导致东盟经开区库款流入大幅减少,在坚持优先安排“三保”、债务及重点支出的情况下,部分上级资金只能通过本级库款安排,库款保障压力进一步扩大;同时部分上级资金集中于年底12月末下达,造成未能支出而形成结余。
(七)2022年本级预算调整情况
1.东盟经开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案
(1)本级收入预算调整方案
东盟经开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数由年初81479万元调整为136971万元,增加55492万元,主要为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3000万元,主要是为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调增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新能源电池项目;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2492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收入192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12300万元。
(2)本级支出预算调整方案
东盟经开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数由年初81479万元调整为136971万元,增加55492万元,其中:调增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3000万元,调增教育、科学技术、城乡社区、债务还本付息等支出预算12492万元。
2.东盟经开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1)本级收入预算调整方案
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数由年初150842万元调整为214867万元,增加64025万元,其中: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增加102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增加63000万元。
(2)本级支出预算调整方案
东盟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数由年初150842万元调整为214867万元,增加64025万元,其中:调增其他支出预算59000万元(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调增债务付息支出预算1054万元、调出资金43000万元。
(八)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1.逐步推进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管理
2022年东盟经开区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所有入库项目均要求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未按规定编制绩效目标的项目,系统不予纳入项目库,不予申报预算资金,实现预算与绩效目标管理一体化。
2.强化预算绩效运行监控
2022年,东盟经开区选择14个预算单位开展重点绩效运行监控,预算单位对监控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将整改结果报东盟经开区财政局备案。
3.抓好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2022年,东盟经开区组织预算单位对2021年度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的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东盟经开区选择3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针对自评和重点评价发现的问题,积极督促有关单位及时进行纠正整改,并将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分配安排挂钩,促进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九)以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2021年以来,自治区审计厅、南宁市审计局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涉及东盟经开区问题共40个,其中:自治区审计厅2021年度部分市县财政直达资金绩效情况专项审计,发现涉及东盟经开区的问题1个,该问题已完成整改;南宁市审计局对2020年度南宁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2021年度南宁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南宁市工业发展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共发现涉及东盟经开区的问题39个,东盟经开区根据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各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截至2023年6月,除2021年度南宁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查出问题“收回的存量资金未及时统筹再安排”还在逐步整改外,其他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未完成整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资金需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及验收完成情况进行资金安排,正在根据项目情况陆续办理请款手续。东盟经开区将持续督促相关主管部门紧跟项目,加快项目验收,尽快完成支付。
三、落实人大批准预算决议和有关财税政策情况
2022年东盟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全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研究落实南宁市人大对2022年预算的决议及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2022年东盟经开区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在本级留存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展开财政工作,财政管理改革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
(一)退税规模持续扩大,纳税人减负效应显著
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有关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有关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切实帮助园区企业纾难解困。2022年东盟经开区增值税留抵退税2.67亿元,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1.40亿元,增长110.92%,惠及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企业140余家,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是加快退税办理审批速度,加强多渠道政策宣传。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组建 税务部门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留抵退税审核团队,对符合退税条件的无风险企业实现2个工作日内退税到账。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老友号”软件、税企QQ群、微信群等多方渠道及时答复纳税人咨询。二是全力统筹财政资源,做好减税缓税财力保障。通过加强财税部门协作,及时根据退税计划测算退库资金需求,确保国库退税资金足额保障;靠前谋划全年收入组织工作,强化国有资产盘活和新增财源培植,8月以后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保持正增长,在兜牢“三保”底线的同时做好退税财力保障;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二)狠抓财政增收节支工作,促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收入方面:一是抓好税收收入组织协调工作。2022年东盟经开区努力克服经济增长放缓、新动能支撑不足、政策性减税效应扩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面梳理财政收支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有限的财力用于保障基本支出和民生支出的需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强对重点税种的监控和管理,抓好对低税负行业和特殊企业的纳税评估。二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将应纳入非税收入管理的项目全部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挖掘增收潜力,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支出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力度,集中有限财力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支出。二是继续厉行节约,进一步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的管理,2022年东盟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两费”经费支出较年初预算压减35.97%。三是建立健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长效机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狠抓招商引资与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
建立全员招商工作机制,围绕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全年引进红牛饮料、澳门汇胜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工业项目有17个。引进建筑业央企1家,实现“零的突破”。实现25个项目开工、18个项目竣工,其中在推进东盟弗迪电池项目落地中刷新用地招拍挂速度;海天、李宁等31项区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8.8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97.55%。在弗迪、海天、李宁等重大工业项目推动下,工业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增速达230.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1.98%,占比较上年(24.12%)提升37.86个百分点。
(四)扎实做好“三保”工作,集中财力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切实兜牢“三保”底线。2022年东盟经开区“三保”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1519万元,实际支出30784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6150万元;“保工资”支出23462万元,主要为年初预算含民警工资支出752万元,执行时改为年终上解形式,未体现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保运转”支出1172万元,在压减一般性支出的情况下牢牢兜实“三保”底线。2022年民生支出55285万元,同比增加3955万元,增长7.71%。一是着力支持教育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6317万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惠民工程等,切实推动中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发展,同时不断完善教育园区(西片区)周边配套,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理工学院、广西制造工程学院等11所院校入驻,其中已有6所院校招生办学。二是聚焦社会就业与住房保障。2022年累计安排资金7186万元落实社会救助、就业援助、优抚优待等工作,着力稳岗促就业;助力推动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安排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和福广休闲食品系列生产加工项目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合计8201万元。三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及时拨付上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资金,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统筹安排977万元用于疫情防控,确保核酸检测、防疫物资、医疗救治设备等保障到位。四是持续完善园区市政设施。投入城乡社区支出资金11681万元,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市政道路维修、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优化环境护好群众“菜篮子”,惠民星级里建农贸市场顺利完成整体搬迁。
(五)坚持以“项目为王”为抓手,着力稳住经济大盘
2022年东盟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关于推进工业振兴的工作部署,继续抓好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投资管理工作,狠抓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服务和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项目为王”储备库,积极推进区、市层面重大项目,阿秀食品(绝味)等22个项目实现开工、彩云食品等6个项目竣工,海天调味品项目蚝油车间已试投产。狠抓全员招商,坚定不移强工业,抢抓重大项目合作机遇,成立专班开展“腾笼换鸟”攻坚,推动东盟弗迪电池项目落地。围绕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引进红牛饮料、澳门汇胜等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粤客隆购物广场、肯德基等品牌入驻中心区商圈,积极跟踪企业发展走势,了解企业入园后的经营情况,根据企业的相关情况指导培育企业入规入统申报。
(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下,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大力培植后劲税源,努力实现税收收入量增质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做好上级补助资金申报工作,充分把握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机遇,积极争取政府新增债券资金,千方百计拓展财源。积极引导东盟经开区国有企业盘活自身资产,开展市场化融资,争取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想方设法缩小收入缺口,做好财政“加减法”,努力克服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
二是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和基础设施等帮扶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继续坚持从“人、财、物、智”等方面下功夫,巩固定点帮扶“十三五”脱贫村的脱贫成果。建立返贫帮扶工作机制,组织东盟经开区各部门联村联户,帮助第一书记出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引导脱贫村找准发展产业,形成特色产业格局,带动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东盟经开区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辖区生态环境安全,东盟经开区生态环境质量各项指标持续保持稳定。通过推行“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借助专业技术力量对企业环保手续、废水、废气、固废和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企一策”整改方案,为企业在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有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四是加大支农投入助力乡村振兴。东盟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扎实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加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完善提升沃柑产业核心示范区,加快推进利腾肉鸽产业示范区和双汇牧业生猪产业示范区建设。
(七)强化项目服务,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抓重点企业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深入企业、项目调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精准发力,协调解决了李宁、双汇、统一等企业用工、物资运输、生猪调运等问题,助企稳产增产。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精简瘦身”审批流程,“上门办”、现场联审“一线办”等审批服务举措落地,试行“24小时审批快办”服务改革等。主动了解企业转型需要、掌握企业变革愿望、把握企业融资扩张需求。狠抓惠企政策兑现,2022年东盟经开区财政支付产业振兴发展资金等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303725万元。
二是巧用金融“活水”,纾解融资难题。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解决市场主体合理诉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积极运用“桂惠贷”等金融信贷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直接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一对一”全方位接触模式为企业搭建融资交流服务平台,积极宣传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有关政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稳定发展。
三是开启全员招商,创新招商模式。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商引商”和“产业链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经验和思路,分解招商任务,园区上下形成了合力攻坚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党政领导带队“叩门招商”,对接拜访了比亚迪、红牛饮料等60多家目标企业,引进了投资80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
(八)强化监督管理,促进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一是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着力把好预算源头关,确保部门预算编实、编细、有力有效,努力构建全区统筹、部门协同、全链条衔接的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将绩效关口前移,在编报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进一步完善东盟经开区预决算公开平台,预决算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开的内容不断细化。
二是扎实做好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调整广西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数额和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的通知》(桂财采〔2021〕6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程序。目前东盟经开区政府采购一般实施程序为财政部门对采购单位提出的采购申请严格把关、及时审核,提出采购方式建议及审核采购预算后采购人再实施采购。继续深化政府采购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广使用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实行网上超市、在线询价、反向竞价等政府采购新方式,大力推进东盟经开区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采购效率,提升政府采购规范化、透明化、信息化程度。2022年东盟经开区采购预算金额为2620.73万元,实际采购金额为2542.30万元。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国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审核,进一步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持续做好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范监管企业决策行为。
五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平稳运行。按照上级有关国库集中支付执行制度的精神,2020年开展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招标工作结果,选定中国银行东盟经开区支行、南宁市武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盟经开区信用社、广西北部湾银行东盟经开区支行做为代理银行,54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执行的范围并在代理银行处开设零余额账户16个。2022年,东盟经开区54个预算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笔数为17876笔,累计执行金额50.4亿,执行覆盖面达100%。目前,东盟经开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执行运行稳定、安全、有序,对东盟经开区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六是深入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抓好专项资金监管,严格资金拨付和使用程序,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涵盖财政收支、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严格日常行政经费报账审核程序,加大对各部门经费使用情况的监控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开展涉农专项整治、中央直达资金、“小金库”专项检查等各类专项资金的检查、清理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加强部门协作,在持续落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政策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增收潜力,通过综合治税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掌握存量企业经营和税收情况,进一步挖掘百威、双汇、统一、珠江啤酒等存量企业税收增量以及海天等新投产企业税收情况。全面掌握项目入园进展情况和企业税收情况,做好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税收监管与服务;进一步强化税收分析,提高税收预测准确度,做好缓税到期补缴工作筹划,确保应收尽收。
二是积极加强向上争取资金与国有资产盘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认真研究中央和自治区转移支付政策,充分分析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券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完善存量资产盘活方式,分类分期盘活闲置或低效存量资产资源,创新管理和配置方式,挖掘闲置低效资产价值,鼓励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存量资产盘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东盟经开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资金要素保障。
三是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坚持政府“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落实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强化“三公两费”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追加预算审核,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四是加强支出执行管理。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的通报、督查、约谈和考核机制,完善支出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进一步提高预算支出的均衡性。
五是加强资金统筹使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财政存量资金、项目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和债务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强对直达资金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密切跟踪直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提高直达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定期统计、定期清理、定期督导的存量资金动态盘活机制。
(二)全力稳住工业基本盘,提升产业层级,促进经济增长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存量、增量“两手抓”。抓存量,强化精准服务企业力度,推动工业扩量增效,紧盯李宁、百威等12家增加值率高、产能提高快的企业,助力企业增产扩能,鼓励统一、伊利等2022年技改投资的28家企业充分发挥效益,增产增量。抓增量,强化监测指导,推动海天、首科等2022年入规12家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二是做强壮大特色食品产业。研究制定本级食品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紧跟调味品、预制菜、休闲食品、高端食品等新兴需求,做大规模、智能化改造、技改提升等;巩固提升肉类加工、高端调味品等五大产业链和培育壮大冷链物流、食品研发、食品包装等配套产业,促进食品产业上下游链条聚合、扩大集群规模,争当南宁市“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食品产业基地”排头兵。
三是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围绕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垂直整合发展、打造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配件生产和出口基地战略要求,依托弗迪公司10GWh混合动力电池项目和5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提前预留空间进行连片开发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核心的电池行业,以“电池、电控等零部件行业”方向展开项目招引、产业培育,力争对接洽谈至少20个制造业项目、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0亿元,推动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产业集聚,着力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
(三)强化“三保”及重点项目支出保障,着力守住财政安全底线
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从紧压实部门预算,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切实保障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住房等民生支出。并围绕2023年经济发展任务统筹资金,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着力保障企业扶持、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风险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遵循“以收定支”原则,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强化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和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四)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新活力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改革。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使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和科学化,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着力把好编制源头。
二是持续完善东盟经开区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体系,明确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职责,严格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进行,将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相链接,规范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内部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等,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规范、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财经纪律约束。加强财政资金特别是工程款、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通过财政部门专项检查、审计机关审计,严格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各类行为,牢牢守住资金安全的底线;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决定要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进财政决策和财政资金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8月17日